中秋节放假

百科/常识更新时间:2023-09-18 15:27:50

一)2023年中秋节放几天假 2023中秋节什么时候开始放假的

中秋节放假

2023年中秋节放几天假

2023中秋节放假8天:2023年9月29日-10月9日;其中9月29日是中秋节法定假日。

八月十五是秋天的正中,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。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,要明亮,所以又叫做“月夕”、“八月节”。中秋前夕,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,取人月双圆的意义,八月十五又叫“团圆节”。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。

中秋节吃月饼的讲究

宜早不宜晚

月饼是高糖、高脂食品,早上或中午吃可以补充能量,也不易发胖。但晚上则应少吃或不吃月饼,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应如此,否则可能会增加血栓的风险。

宜鲜不宜陈

月饼大多含有较多的脂肪,一旦存放过久,容易发生变质,不利于健康。

宜少不宜多

月饼含油脂、蔗糖较多,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胃满、腹胀、消化不良、食欲减退、血糖升高等反应。老年人、儿童更不宜多吃。需要注意的是无糖月饼中所含的油脂并不少于普通月饼,热量仍然较高,会导致糖尿病人血糖升高。高血脂、高胆固醇人群要少吃肉馅、蛋黄馅月饼。

宜与茶相配

由于月饼吃得过多会觉得油腻,所以品尝时宜多饮绿茶。茶能解腻,在绿茶中掺放少许花茶,饮起来香甜可口,效果更佳。

此外,吃月饼后最好多喝些功效茶,如开胃茶(酸梅汤等)、消滞茶(如以山楂、何首乌、决明子等中药材泡制),对于清肠胃颇具功效;也可以适当吃一些蛋白酶片帮助消化。

中秋节是怎么来的故事

庆祝农作物的成熟

有的说法是中秋的起源来自于农业生产,秋字的意思为“庄稼成熟曰秋”,农历八月为秋季的中间,而十五又是一个月的中间,农民为了庆祝农作物的成熟,因此在这一天会加以庆祝,流传至今成为重要节日。

嫦娥奔月的故事

上古年间,射日英雄后羿得到长生不老药,吃后可以成仙,有天后羿出门狩猎,其弟子蓬蒙要挟后羿的妻子嫦娥交出仙药,嫦娥为了仙药不落入坏人之手,自己服下,飞升月宫,从此与后羿仙凡两隔,后羿思念嫦娥,每逢八月十五会祭月,此后八月十五逐渐演变成传统节日。

月饼是作为军粮出现的

隋朝末期,唐朝的第一位宰相裴寂在八月十五这天,观月后有感,发明了月饼作为军粮,解决了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。

对自然的崇敬

古代帝王怀着对自然的崇敬,每年固定的时间会祭拜月亮,《礼记》有载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”夕月就是祭拜月亮,因此早在春秋时代宫廷期间就会有祭月活动,后来逐渐流传至民间,这就是最初中秋节的由来。

二)2023中秋节放几天假 中秋节的寓意是什么

导语:有些人认为,放假是为了放松身心;而有些人觉得,放假是为了养精蓄锐;还有些人说是放假是为了促进经济。那么,2023中秋节放几天假?中秋节的寓意是什么?

2023中秋节放几天假

2023中秋节放8天假,和国庆节连在一起放假,2023中秋节放假通知是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,共8天。10月7日(星期六)、10月8日(星期日)上班。

中秋节普及于汉代,汉代是中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,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。“中秋”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,成书于两汉之间的《周礼》(世传为周公旦所著,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)中说,先秦已有“中秋夜迎寒”、“中秋献良裘”、“秋分夕月(拜月)”的活动。据记载,在汉代时,有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、养老,赐以雄粗饼的活动。晋时亦有出现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,不过不太普遍。晋之前中秋节在中国北方地区还不流行。

中秋节的寓意是什么

中秋节的寓意是团圆幸福,中秋节是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,月亮圆满象征着团圆,为寄托思念故乡,思念亲人之情,也有祈盼丰收、幸福的意思。

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,普及于汉代,定型于唐朝初年,盛行于宋朝以后。中秋节,又称祭月节、月光诞、月夕、秋节、仲秋节、拜月节、月娘节、月亮节、团圆节等。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,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、赏月、吃月饼、看花灯、赏桂花、饮桂花酒等民俗,流传至今。

中秋节相关诗词

1、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--王建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》

2、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--李商隐《嫦娥》

3、中秋谁与共孤光。把盏凄然北望。--苏轼《西江月·世事一场大梦》

4、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。--苏轼《阳关曲 / 中秋月》

5、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--苏轼《水调歌头·丙辰中秋》

6、忆对中秋丹桂丛。花在杯中。月在杯中。--辛弃疾《一剪梅·中秋元月》

7、一轮秋影转金波,飞镜又重磨。--辛弃疾《太常引·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》

8、西北望乡何处是,东南见月几回圆。--白居易《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》

9、中秋月。月到中秋偏皎洁。--徐有贞《中秋月·中秋月》

10、洞庭青草,近中秋,更无一点风色。--张孝祥《念奴娇·过洞庭》

11、好时节,愿得年年,常见中秋月。--徐有贞《中秋月·中秋月》

12、至今不会天中事,应是嫦娥掷与人。--皮日休《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》

13、况屈指中秋,十分好月,不照人圆。--辛弃疾《木兰花慢·滁州送范倅》

14、阴晴圆缺都休说,且喜人间好时节。--徐有贞《中秋月·中秋月》

15、满月飞明镜,归心折大刀。--杜甫《八月十五夜月二首》

16、离别一何久,七度过中秋。--苏辙《水调歌头·徐州中秋》

17、十轮霜影转庭梧,此夕羁人独向隅。--晏殊《中秋月》

18、小住京华,早又是,中秋佳节。--秋瑾《满江红·小住京华》

19、起舞徘徊风露下,今夕不知何夕。--苏轼《念奴娇·中秋》

20、柳下系舟犹未稳,能几日、又中秋。--刘过《唐多令·芦叶满汀洲》

21、一月可曾闲几日,百年难得闰中秋。--慧霖《闰中秋玩月》

22、云山行处合,风雨兴中秋。--高适《送魏八》

23、绝景良时难再并,他年此日应惆怅。--刘禹锡《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》

24、细数十年事,十处过中秋。--范成大《水调歌头·细数十年事》

25、是天外空汗漫,但长风、浩浩送中秋。--辛弃疾《木兰花慢·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》

26、琼楼玉宇。分明不受人间暑。寻常岂是无三五。--郭应祥《醉落魄·丙寅中秋》

27、中秋佳月最端圆。老痴顽。见多番。--陈著《江城子·中秋早雨晚晴》

28、万里婵娟,几许雾屏云幔。--吴文英《玉漏迟·瓜泾度中秋夕赋》

29、惟有今宵,皓彩皆同普。--郭应祥《醉落魄·丙寅中秋》

30、遮莫圆明似前度,不知谁续广寒游。--慧霖《闰中秋玩月》

三)中秋节放几天

1、中秋节法定假期为1天。

2、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,普及于汉代,定型于唐朝初年,盛行于宋朝以后。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,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,大都有古老的渊源。

3、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,为寄托思念故乡,思念亲人之情,祈盼丰收、幸福,成为丰富多彩、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
四)2023中秋节放假安排通知 2023年中秋节放假放几天

2023中秋节放假安排通知

2023中秋节放假安排:2023年9月29日-10月6日放假,共8天。10月7日(星期日)上班。

中秋节的来历

中秋节的来历一

后羿射日之后成为英雄,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,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,二人恩爱的过着日子。偶然一天后羿巧遇王母求得不死药,本打算和妻子一块成仙,不想被小人惦记,趁后羿不在家的时候要抢夺。嫦娥无奈,危急之时吞下不死药,立时成仙飞上了天空。

后羿知道了事情的原委,更加思念自己的妻子,于是在后花园里摆上香案,放上妻子爱吃的蜜食鲜果,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。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,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,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。此后,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。

中秋节的来历二

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,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,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。也称仲秋节、团圆节、八月节等,也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,也流行于朝鲜、日本和越南等领国。因为秋季的七、八、九三个月(指农历),八月居中,而八月的三十天中,又是十五居中,所以称为中秋节。又因此夜皓月当空,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,故又称团圆节。

中秋节的来历三

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、拜月之俗。《礼记》中记载有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。“朝日以朝,夕月以夕。”这里的“夕月”技术拜月的意思。两汉时以具雏形,唐时,中秋节赏月之俗始盛行,并定为中秋节。欧阳展(公元七百八十五——约八百二十七年)于《长安玩月诗序》云:“八月于秋。季始孟终;十五于夜,又月云中,急于天道,则寒暑均,取于月数,则缠魂园,故曰中秋。”

中秋过八月十五有什么讲究

1、忌房事。每月十五,男女那点事都要注意。八月十五更是要谨慎当着圆月做那点事,室外、野外禁忌。我们得从中国的传统观念说起,男属阳,女属阴。而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,是月廓亏空之时日。月属阴,也就是所谓的阴虚。

2、野外活动要辟邪。这天野外活动的人,可以带红绳,或穿红色内衣出行,禁忌做与鬼神相关的事情。因为这日,阴气最盛。

3、身体虚弱的人要避月。正在生病、流过产或其它失意、运势弱的人,当日以避月为好。

4、男子不叩拜月亮。清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》:中秋节“惟供月时男子多不扣拜。故京师谚曰:‘男不拜月,女不祭灶。’”俗谓月亮属于太阳,月神嫦娥是女性。所以只能由妇女(包括女孩)拜月。

5、忌果饼不圆。中秋节全家应聚在一起吃月饼,月饼又称为团圆饼,吃了能使全家不离散,为了团圆祭月的果饼必须是圆的,即使把瓜果月饼切开来也必须是月牙瓣的莲花状。

6、民间还有其它比如不能用手指月亮,不能让额头被头发遮住等忌讳。

如有意见、反馈、侵权或投诉等情况,请联系
“扫黄打非”举报专区 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23 闽ICP备17003705号-23 huoche3.com 火车网 网站地图